 
  
            
        2022年3月17日,根据项目推进的需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主办的2022年首期云医论坛----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应用研讨会在线上举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医保专委会主任、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主持会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秘书长兼医保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项目总协调人严娟出席会议并发言,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医保局技术指导组清单标准组组长、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常委焦建军,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国家医保局DRG、DIP专家组成员简伟研,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徐伟等3位国家医保编码标准化专家指导组核心专家参加会议并先后作了专题报告。来自各省市医保部门、定点医药机构的3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系统参加会议。
申曙光副会长首先向参会的医保、医院、医药领域的相关人员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研讨会的背景与目的。他指出,高起点推进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是落实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医保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应用是医保部门的重大任务,也是DRG/DIP付费改革的重要支撑。他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帮助参会机构和人员加深对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药品以及医保结算清单这三项重要标准编码标准应用的理解,助力医保编码贯标落地,为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焦建军研究员在题为“医保结算清单应用难点解析”的报告中介绍了国家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相关内容、结算清单和病案首页的差异,并详细解析了DRG/DIP主要诊断选择等应用中的重难点问题。
简伟研教授在题为“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应用的常见问题”的报告中,分别从地方医保部门、地方技术部门、医院三个方面梳理了医保版ICD在地方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衔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医保版ICD应用的看法。
徐伟教授在题为“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及落地应用”的报告中从4个方面阐述了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的理论应用效果,并结合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落地应用现状分析提出了12个落地难题及解决方案。
在互动交流环节,严娟副主任对参会人员提出的中药配方颗粒和中医病证的维护应用,以及医保结算清单的填写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并表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将继续广泛汲取各方意见建议,借助云医论坛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三医”智库优势,推进编码标准落地,提高数据质量,助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