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广西财经学院承办、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专题研讨会在广西财经学院成功召开。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和副会长何文炯、申曙光,广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自治区医改办主任韩庆东,广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卞成林、校长夏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仇雨临、邓微和来自广西自治区医改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和南宁市、柳州市、百色市、钦州市、贺州市等地社会保险事业局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等机构专家学者和海虹控股企业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在上午举行的全体大会上,广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卞成林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先后致词,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夏飞教授、广西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兼医改办主任韩庆东、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申曙光、自治区医改办副主任王建政、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周南屏、柳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张永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先后做了大会发言。
广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卞成林教授致欢迎词
广西财经学院卞成林书记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障专家学者及自治区政府部门代表、各地市代表聚集在广西财经学院共议医保支付改革问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医保支付方式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议题,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当前深化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广西财经学院作为承办机构能够参与这个议题的研讨对于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郑功成会长致词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在致词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医保时代,医保支付事实上处于医改中的核心环节,因为全民医保背景下的医保支付规模庞大,日益占居医疗卫生费用的主体,也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对医保支付方式的选择,必然直接地影响到医保基金的使用与效率,也必定会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费用增长、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清醒地、清晰地认识医保支付方式及其效应的综合评估,从省级到国家层次上做好顶层设计,进而有效地指导全国的医保支付改革。从按总额预付为主走向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必由之路。此外,他还强调,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协商谈判机制,并且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加强智能监测,为医保支付方式科学化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夏飞教授发言
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夏飞教授在发言中对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将此次会议放在该校召开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医保支付改革对医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复杂性,认为举行这样的专题会议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还重点介绍了该校办校现状和治学理念,以及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建设情况,希望会议能够促进社会保障学科建设与发展。
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韩庆东发言
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韩庆东围绕着就医保支付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广西在医保支付改革方面的做法做了大会发言。他指出,医保支付改革的重要性在于医保是医改的核心内容,医保支付方式已经成为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中的着力点。医保支付改革具有双重意义,一个是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的保障作用,另一个就是控制监督作用。随后,韩主任介绍了广西这几年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做法,一是不断扩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范围,过去都是按项目付费,这几年医改以来,陆续增加了按病种等多种付费方式;二是以柳州市为标准的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城市支付方式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开展了单病种付费管理开始,应用医保资金智能监控平台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三是加快县一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时他还指出,自治区下一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工作重点,一是加快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二是加快启动柳州DRGs支付模式;三是组织医改小组,到全国走走看看,学习借鉴好的经验。
申曙光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发表了“稳步推进改革,实现多方共赢”的主题报告,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柳州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历程、柳州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案、柳州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效分析、“柳州模式”经验总结及政策建议共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广西柳州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总体情况。
自治区医改办副主任王建政发言
自治区医改办副主任王建政就广西医改工作的整体情况和未来工作重点做了简要介绍。他表示,自治区医改推动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医药体制改革试点巩固扩大,柳州市已经被国务院确立为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的试点城市;二是分级诊疗试点全面推开;三是家庭签约服务稳步推进;四是农村重大疾病保障项目达到27种,大病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五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率先实行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此外,他还指出现代医疗管理制度改革已在今年5月1日在自治区全面推开,未来工作重点体现在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和扩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开展现代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治理体制框架,健全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及综合监管制度。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周南屏发言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周南屏就广西开展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险总额付费控制管理的结算工作及遇到的难题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总额付费管理对医疗服务机构医疗费用支出有高度的控制权,是控制医疗费用可靠、有效的一种结算方式。从2014年开始,广西各地均已经开始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总额付费控制管理的结算方式。但同时遇到总额控制指标分配跟不上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导致指标的分配和调整工作十分困难的难题。此外,他还提到,柳州市是自治区内进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较成功的地市,目前已建立了基金预算管理、总额付费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按人头、按病种、按床日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式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他希望区内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能够参照柳州医保支付方式的经验,结合实际,从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进一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
柳州市社会保险局局长张永强发言
柳州市社会保险局局长张永强做了关于探索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实践的报告。报告主要围绕着柳州市总体概况、改革工作方法、改革运行成效及对改革工作的思考四个方面展开。他指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目前,柳州市已形成因基金管理不同的需要和医疗服务不同的模式而采取的,在总额控制下的按项目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包干付费、按人头病种包干付费、按单病种付费、按疾病相关组点数付费等复合式的付费方式。2014年以来,柳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人均费用平均增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均次费用远低于全广西同级医疗机构水平,三年住院均次费用基本持平。而医院的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是靠业务增量来实现的。与此同时,柳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也呈下降趋势。
何文炯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围绕着医保付费机制改革重要性、改革中需要厘清的问题及改革的重点做了大会发言。他认为,医保付费机制改革关系到资金使用效率,关乎基金安全,关乎老百姓医疗保障基本权益;关系到规范医保相关主体的行为,关乎社会公序良俗,关乎医药服务行为、百姓求医行为的规范性;关系到医保机制设计,关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治理水平。他强调,付费机制改革必须要厘清改革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控费,而是提高整个医疗保险体系、乃至医药卫生事业的运行效率,为了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的规范和精细,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是把医院搞跨,更不是为了降低医生的合理收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新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重点应该关注谈判机制。
下午研讨会现场
在下午举行的医保支付改革专题讨论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医保支付改革专题调研组组长申曙光教授做了主题发言,海虹控股广西中公网总经理李燕萍、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全必清、柳州市社会保障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蓝志成等围绕柳州市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改革情况做了介绍。南宁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局长陈玲、原自治区卫计委医政医管处调研员张益民、玉林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管理局局长陆琛、钦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局长张绍金亦对当地医保支付改革情况做了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仇雨临、湖南省委党校邓微教授、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覃双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娄宇副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杨思斌教授、对外经贸大学王琬副教授、中国社科院华颖助理研究员等先后围绕医保支付改革及其在柳州的改革实践发表了意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教授主持了下午的会议。郑功成会长为本次会议做了总结。
与会者一致认为,医保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改革涉及医、患、保各方利益,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突破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助于控制当前呈现过快增长趋势的医疗费用,保障医保基金的运行安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促进医疗机构改革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医保支付改革研讨会代表合影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