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27日在参加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时表示,长期资金的机构投资者要紧紧抓住资本市场改革为长期资金助力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努力构筑长期资金与长期资本的桥梁,积极探索长期资本有效的形成机制,推动长期资金向长期资本的转化,提升产业资本的质量。
王文灵说,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充分体现了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举国体制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精准、多元、灵活、创新、协同。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不仅要提供快速响应市场和科技创新需求的服务,还要确保资金与风险匹配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具备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和服务模式,以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需求。
王文灵表示,面向未来,金融工作者要努力准确理解和把握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规律,从适应科技创新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出发,创新长期资本投资科技企业的工具。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出发,突出长期资本投资重点,开拓长期资本投资科技企业的领域。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出发,长期资本要在培育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积极有为,为提升我国产业链效能做支撑。从关心培育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做好长期战略资产配置工作,实现长期资本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的转变与调整,积极提升长期资本的投资专业性水平,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三者有机统一。
王文灵指出,为此,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方法都要作相应转变与调整:在投资思路上要实现从股票市场上找好股票到面向实业培养优秀企业的转变,从而助力并分享大企业由大变强,支持并陪伴中小企业的成长;长期资本要积极跟踪产业发展趋势,投资组合产品的设计要更加契合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投资组合的考核期限要从针对资本市场的周期制定,转向积极研究产业发展的周期并以此来制定组合的考核周期;当然,长期资本投资考核基准也要作相应调整,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总体看,金融工作要找准定位、适应我国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王文灵说,长期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在机构设置、人才选拔都要与此相适应,以提高长期资本投资的专业性。紧紧抓住资本市场改革为长期资金助力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努力构筑长期资金与长期资本的桥梁,积极探索长期资本有效的形成机制,推动长期资金向长期资本的转化,提升产业资本的质量;努力构筑金融与科技的桥梁,积极探索金融、科技与产业的互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治理能力与控制力,提高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这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